初審編輯:崔維成
責任編輯:張麗
編者按:
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,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活態文化基因。為更好地增加市民朋友對非遺的認識,特別是讓廣大青少年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,由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,日照市文化館(市非遺保護中心)聯合大眾網日照開設“我為日照非遺代言”系列視頻專欄,專欄設健康非遺、非遺味道、非遺技藝、魅力非遺四個專題,帶你探尋非遺文化魅力。
大眾網·海報新聞記者 李婷 付三義 鄭雯心 日照報道
“馬步,側踢……”隨著一聲聲吆喝,莒縣查拳傳承人莊會升在日照市莒國古城拉開架勢,操練起來。動作行云流水,莒縣查拳的一招一式氣勢十足。
“查拳”起源于明代,是莒縣眾多武術流派中的代表拳種之一。早在明清時代,便有了“南拳北腿山東查”的說法。
在莒縣,大眾網·海報新聞記者見到了莒縣查拳代表性傳承人莊會升,雖已七十歲高齡,但莊會升精神矍鑠,打起鐘愛的查拳來行云流水、剛勁有力,身體硬朗極了。記者有模有樣地和莊會升老師過起了招,只見莊會升一手抓住了記者的胳膊,只輕輕一扭,記者就招架不住了,半跪在地上。
莊會升介紹,查拳流傳到莒縣后,由蕭羲之在莒縣傳授。莊會升與蕭羲之是同村鄰居,他自六歲就跟隨蕭羲之學習查拳,這一學就是26年。自1976年蕭羲之去世以后,莊會升一直謹遵師父“一定要分文不取地將查拳傳承下去”的教誨,利用晚上的時間在家中免費授徒。截至目前,莊會升先后在莒縣授徒近五千人,為莒縣查拳的傳承作出了巨大貢獻。
莒縣查拳體系屬查密爾小架子拳,以純格斗為主,共有一百多套拳、七十多種器械,其中查拳中的十路埋伏拳、七十二擒拿對練、彈臂等許多套路在別的地區早就已經失傳,但莒縣仍然還在傳承、演練。與其他拳法相比,查拳具有動作勇猛、風格獨特、實用性強等特點,并可以與十八般兵器進行結合,長期習練能夠強身健體、開拓思維,深受習武者青睞,練習查拳的人群一度遍及莒縣各地。
查拳不僅能強身健體、振奮民族精神,而且還有著很高的文化旅游和社會經濟價值。近年來,莒縣不斷加大對查拳的保護力度,莒縣查拳先后成功申報為縣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并于2013年成功申報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莊會升表示,他會不遺余力地將莒縣查拳傳承下去,他希望更多人了解、練習莒縣查拳,在強身健體的同時弘揚中國傳統文化。
初審編輯:崔維成
責任編輯:張麗
近日,大眾網·海報新聞記者來到了五蓮山滑雪場,不少市民前來滑雪,在雪道上體驗乘風破浪的快感,享受著雪上運動的驚險與刺激。雖然寒風凌厲,但大家的熱情絲毫不減,盡情享受著冰雪帶來的樂趣。冰雪運動已成為市民生活中的新選擇、新時尚。[詳細]
“馬步,側踢……”隨著一聲聲吆喝,莒縣查拳傳承人莊會升在日照市莒國古城拉開架勢,操練起來。動作行云流水,莒縣查拳的一招一式氣勢十足。[詳細]